友誼的小船火了,原作者喃東尼卻被冷落了。他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發了名為“崩潰了”的聲明:“最近經常收到朋友扔過來的鏈接,打開一看是某個公眾號用了我的漫畫,沒署名也沒標明出處,很多侵權的內容的閱讀量都是十萬以上,比我的公號還多。”喃東尼用了14個感嘆號表達自己的憤怒。
再來看一則火爆朋友圈的新聞,papi醬被廣電總局打臉,要求視頻下線整改。看來,papi醬的小船也是說翻就能翻的,網紅的巨輪也不是誰想上就能上的~呃,好吧,小編我一不小心差點就要侵權了,特此聲明,此句改編自喃東尼。
網絡的交互性和實時性使得網上信息的傳播更加方便快捷,但同時也導致原創內容被瀏覽、被盜用等情況數不勝數,侵權行為也是經常發生,那么什么是網絡侵權行為?或者換一種角度就是我們該怎樣避免無意識的侵權行為?遇到互聯網原創作品被侵權又該如何維權呢?
首先,來認識一下八種網絡侵權行為
1、在自己設立的網頁、電子公告欄(BBS)等論壇區非法復制、傳播、轉貼他人作品。
2、將網絡上他人作品下載并復制光盤,如將學術網絡上的文章下載并制成光盤,隨同書籍或雜志賣出。
3、圖文框連接。如打開某網頁時,跳出另一網頁將其覆蓋。此舉破壞了他人作品的完整性,侵害了著作權。
4、FTP文件傳輸系統。即將他人享有著作權的文件上載或下載非法使用;或超越授權范圍使用共享軟件,試用期滿不注冊而繼續使用等。
5、未經許可將作品原件或復制品提供公眾交易或傳播,或明知為侵權復制品仍在網上散布的。
6、侵害網絡作品作者發表權、署名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等行為,如將電子郵件轉貼到BBS、整理編輯網絡信息時刪除作者簽名檔案等。
7、違法破解著作權人利用技術手段防止侵權的行為。
8、網絡管理者的侵權行為。如網絡服務商提供設備,引導用戶將游戲軟件上載BBS以獲取軟件的行為。
遇到網絡侵權應該如何處理?
網絡侵權可以向被侵權人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侵權之訴。起訴程序可依照《民事訴訟法》的具體規定進行。起訴的原告必須舉證證明其合法權益受到了網絡服務提供者的侵害。同時,網絡侵權的證據傳統方法難以保全,為了避免其在起訴后毀滅證據,建議在起訴前到公證處進行公證,使證據得到法律效力,才能有效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收費問題應和一般的民事案件一致。
創意工作者需注意以下幾點:
1.要樹立知識產權的意識,明確“知識即財產”的觀念。
2.完成后,應第一時間進行版權登記。
3.產權尤其是著作權的保護,收集好證據是關鍵。
互聯網原創作品面臨網絡“雙刃劍”,一方面需要借助互聯網擴大作品影響力,另一方面也面臨著作品被盜用的風險。為了保護互聯網信息的有序健康發展,每一位互聯網創作者都有必要樹立起知識產權的意識。
(來源:整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