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我們就要搬到酒仙橋,想不到一年后我又回那了。”周末,老同學L約我出來閑聊,如是感嘆道。
L同學是我的一位老友,是非常有想法的一個人。一年前,他從奇虎360辭職出來創業,而我也剛好從UC出來創業。雖說都是出來創業,但我倆的想法卻完全不同——我想做一個App,他想開一家公關公司。一年后,我創業失敗又回到UC,而他的團隊不斷擴充。如今,離開中關村創業大街,又搬到了酒仙橋,與老東家為鄰。
當然,這是題外話。但是讓我非常詫異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創業者開始搬往望京和酒仙橋——至少今年過完年,包括L同學在內,我身邊就有至少10個創業者搬往了望京或酒仙橋。
“現在望京和酒仙橋的孵化器也越來越多了,投資人也都開始往望京轉,下一波的明星企業就看望京了!”一位投資人朋友也這樣和我說。誠然,隨著未來創業者、投資人和知名互聯網公司越來越多地搬往望京,這里無疑將成為下一個世界級硅谷。
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的望京和酒仙橋大熱呢?互聯網公司又為什么要扎堆這里呢?創業者來到這里又有何好處呢?我通過采訪幾位創業者、投資人、自媒體以及望京當地居民,得出了以下幾點看法,供大家參考。
一、望京的不斷“進化”
10多年前,對于北京人來說,大望京就是郊區,即使緊鄰望京新城,但也抹不去城鄉接合部的烙印。
“第一次來望京是2000年,那會去花家地找房子,感覺這里就是一郊區,啥也沒有,所以房租也便宜。”已經在望京居住十幾年的劉女士回憶說。據了解,望京居住區的雛形是上世紀90年代開始建設的花家地小區,因為當時是建在一片花椒地上而得名。
不過,望京雖然被我們稱為“睡城”,但這里卻也是北京最大的韓國人聚集地。據北京晨報報道,“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后,韓幣遭遇大貶值,越來越多的韓國人選擇到生活成本、勞動力成本都相對更低的中國創業和生活。由于距離首都機場近,房價相對便宜,一些韓國公司就把為韓國職員準備的宿舍安置在這里,“花椒地”上建起的望京也逐漸成為了韓國城。”
此后,隨著望京的人口、樓盤逐漸擴張,望京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商圈。特別是隨著望京產業園的發展,使得望京房地產備受購房人的青睞,開始涌現出更多的高端住宅項目及商業項目。2007年,望京出現了第一棟甲級寫字樓—利星行廣場。這里坐落了三家世界500強公司的總部——奔馳、微軟、卡特彼勒。而這,標志著望京的商業價值開始凸顯。

2009年,北京市發改委發布“第二CBD”規劃,望京村作為入京門戶,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于是,短短幾年,以遠洋地產、SOHO中國、綠地集團、保利地產為首的地產大鱷爭相進駐大望京商圈,望京也開始成為名副其實的“北京第二個CBD”。
“隨著地鐵15號線、14號線的開通,來望京已經非常方便了。“望京小腰的一位服務員說,”現在的望京已經不是以前的城鄉結合部了,這里遍地都是小館,商場、電影院、娛樂場所都不比中關村少。“
二、互聯網公司的“進駐“
“阿里巴巴移動事業群是去年11月份搬來的望京首開廣場,預計阿里巴巴北京其他的業務線也很快要搬往綠地中心總部了。”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首開廣場的阿里移動占了三層,而綠地中心的阿里巴巴總部大樓地上面積就有5.5萬平方米,總共31層。”

顯然,阿里巴巴的入駐,將把望京和酒仙橋推向另一個風向標——北京的第二個互聯網中心。
據空間家的數據顯示,除了阿里巴巴,近幾年搬往望京的互聯網大公司就有十幾家,其中包括陌陌、美團、智聯招聘、藍港互動、攜程、奇虎360等——據不完全統計,這些互聯網公司的市值超萬億元。同時,望京也成為了2015年北京成交最熱的寫字樓商圈——2015年互聯網行業寫字樓TOP10成交項目中望京-酒仙橋商圈占據七席。



“酒仙橋其實屬于望京商圈的,只是稍微偏一點而已。它的名氣還沒有望京soho和中關村創業大街那么高,所以目前的租金都還沒有漲上來。但是,他卻擁有望京soho幾乎相近的優勢,包括基礎設施、生活、娛樂、人才、交通等。所以,相對而言,目前酒仙橋是北京性價比最高的商圈了。”L同學分析道。甚至他還認為,今年是酒仙橋的黃金時間,如果今年不租的話,估計明年酒仙橋也會漲起來了。
三、創業者與投資人的“云集”
“現在望京的人氣越來越旺,太適合創業和生活了。”專欄作家李瀛寰如是說,“我就住在這邊,團隊也很快要搬到望京SOHO附近。”
“我在望京soho創業已經工作半年了,每天上下班都能看到對面的“掃碼一條街”人流不斷,偶爾有空我也會去掃一下換點好玩的禮品。“ 朋友老羅感嘆道,”真沒想到,一年前大家都在中關村創業大街,但現在都來望京soho了。“據了解,“地推掃碼一條街”高峰時,在這里擺攤設點的O2O公司達到幾十家。他們很多是望京SOHO的租戶。據望京SOHO的官方統計稱,塔3的租戶,互聯網公司比例達到了驚人的90%。
顯然,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洪流,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加入了互聯網創業的大潮。但是,有意思的是,他們中大部分不是涌入中關村創業大街,而是涌入了這個“宇宙O2O中心”。
老同學L給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剛創業的時候,公司在中關村創業大街的一個孵化器,那會啥也沒有,所以自然找不到業務成熟的員工。于是,L同學就從自己微信公眾號上找了三個剛畢業的小孩。那三個小孩基本是啥也不懂,全靠L同學一點點帶起來——寫文案、出創意、做方案、談客戶。一年后,當那三個小孩能夠獨立帶客戶的時候,卻分別在年前和年后和L同學提離職了,一個去了百度、一個去了搜狐、一個去了網易。“你說奇怪不奇怪,現在這仨去的公司都在中關村。”L同學一臉苦惱的說,“所以,我決定搬走,至少在互聯網大公司少的地方。”
誠然,L同學道出了一個望京成為創業者云集的另一個原因——中關村、西二旗等傳統辦公集中地,擁有大量的老牌互聯網公司,比如百度、網易、搜狐等,這些大型互聯網公司都是自帶光環。對于初創公司而言,顯然會形成“排擠效應”。其實,這不僅是國內,在硅谷,Airbnb之類的新興互聯網公司也都是選擇在Market Street 8th和9th大街落戶,遠離了擁有眾多知名互聯網公司的Palo Alto。
而隨著創業者云集望京,投資人自然也隨之而來。2015年10月,洪泰創新空間在望京建立了首個眾創空間,這個2000平的辦公場地容納了20幾個創業項目的200多位創業者。而除了洪泰基金,IDG資本、真格基金、創新工場、云鋒基金等知名創投機構也都瞄準了望京。
綜上所述,隨著望京的基礎設施、商圈、環境的不斷完善,以及互聯網公司的入駐和創業者、投資人的云集,這座曾經的“睡城”將真正“覺醒”,迎接中國的下一波“互聯網奇跡”!
(來源:創業邦 文/廬陵子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