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討論社保費率降低的聲音越來越多,但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其實還是社保費率降低,對于今后生活會不會有影響,我們的養老金也會隨之降低嗎?
進入2016年,社保改革被提上了議程,企業繳費壓力大,要求降低社保費率、五險一金變四險一金、退休年齡延遲等。這些改革舉措都會對我們的退休生活產生一定影響。結合當前月薪和當前平均工資以及繳費年限,推算出退休后養老金大概為退休前月薪的一半!這不禁讓眾多正在繳納養老金的人們嚇了一跳,人們紛紛質疑,5年后、甚至10年以后每月領到手里的兩三千元養老金究竟夠不夠養老。
月薪5000元,退休后能領多少養老金呢?
假設退休上一年當地平均工資也是5000元,個人歷年繳費工資基數與當地平均工資的比值是1(即繳費工資平均指數是1),繳費年限30年,退休年齡60歲,個人賬戶儲存額144000元(5000×0.08×12×30=144000元)。
那么,基礎養老金=[(5000+5000×1)÷2]×30×1%=150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144000÷139=1036元。(國家規定60歲退休養老金的計發月數為139)
基本養老=1500+1036=2536元
即在上述條件下,月薪5000元,退休后的基本養老金約為2500元。
月薪換為其他數字同樣適用,也就是說,如果歷年繳費工資與當地平均工資基本持平,連續繳費30年,能拿到的養老金大概為退休前月薪的一半。
交了30年的養老金,能回本嗎?
大家都知道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賬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準計發,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于繳費來說,肯定也更加劃算。
如果從22歲買社保,65歲退休,買了43年,按每年一萬算就是43萬,平均活75歲,就算每年拿養老金3萬,10年只能拿回30萬。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