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打江山易守江山難,當你開創了一家公司,并在資本寒冬中融到了寶貴的發展資金,由此開啟了創業之路。但是拿到融資后也不能太任性,因為投資人也是很可能臨時撤資的。那么拿到融資后,我們又該如何利用這筆錢,去穩固事業呢?
需不需要嚴格執行預算?
我們首先要明確一個問題:投資人是你的股東之一,你拿到融資后再有錢也不能任性,你的花錢方式不能違背與投資人的約定。
你最好能夠按照商業計劃書中原有的計劃花錢,情況有變的話則需告知投資人。具體操作請靈活變通,如果投資人無意對你的預算做過多干涉,你也可以在拿到授意后自由支配。
當然,真正的「自由」是不可能的,那些錢畢竟不是你一個人的,你需要定期向投資人遞交財務報表和運營報表。更大的限制在于,投資人經常會定期向你的賬戶打一部分錢,而不是一次全打給你。這是安全合理的行為,不要質疑。
投資人希望你把錢花在什么地方?
投資人希望見到你按照計劃花錢,并且產生了計劃中的增長。收入擴大或扭虧為盈當然是再好不過的,即便很難產生盈利,用戶數增長、業務量增加等也是好消息。
投資互聯網行業的天使不一定在乎企業的短期收益(考慮到一些互聯網企業直到上市都較難盈利的現實,絕大多數投資人都完全不考慮短期收益),但他們非常在乎用戶增長、市場份額增加的速度,非常關注你是否碾壓了競爭對手。
如果這些都做不到,或者在短期內較難實現,你至少該讓投資人看到產品的逐漸升級或者新品的上線,而且改良后的產品應該預期獲得更快的用戶增長速度,而不是越改越差。
一些資方(尤其是VC)會很樂意敦促你用更多的錢打廣告、搶占市場,你要自己拿捏時機,因為盲目拓展市場而忽略了產品升級是很多企業的敗因。這時你需要與投資人積極展開交流,告訴他們的你的顧慮,并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保證你們今后在出現分歧時可以快速決定該怎樣做。
創業公司花錢原則?
很遺憾的是,太多項目在拿到融資后開始大手大腳,不再像以前那樣一分錢掰成兩半兒花,而這些企業往往會快速失敗。記住,在產生足夠的收入之前,你手里的錢再多都不是自己的;更不要忘記一個非常沉重的現實——投資人是很可能臨時撤資的,以很多種可能的手段。
花錢原則大概有如下三點,優先度依次降低:
1. 增加用戶、增大份額、增多業務量,使你的估值快速成長;
2. 拓展市場、加強銷售,產生確實的利潤并向股東作出回報;
3. 勤儉節約,能省則省。
來源:快法務,版權聲明:轉載此文請標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請附上出處(轉載自快法務)及本頁鏈接。未按照規范轉載者,快法務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