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下的中國商標網,以“?;琛薄昂;韬睢薄安亍薄安赝酢钡葹殛P鍵字查詢,發現大量商標申請文書。申請“海昏侯”相關系列商標的商家,既有江西省當地的企業,也有其他省的企業;而商標申請注冊的類別,囊括了“食品、飲料、服裝、珠寶、餐飲”等各大類,申請時間幾乎都是在2015年的10月至12月間。通過檢索發現,兩個字的“?;琛鄙虡艘呀浻?011年被注冊成功,用作江西永修縣的一個茶業品牌,商標有效截止日期一直到2021年8月27日。
海昏侯墓發掘的火熱,不僅帶火了人們對遺址保護利用的關注,也延伸到了文物衍生經濟。海昏侯商標被搶注,也說明了文物衍生經濟開發的巨大需求和潛在市場。但細細追究,文物商標被搶注,已經屢次發生。岳麓書院被注冊為煙草商標、西安兵馬俑被注冊為馬桶商標、河南博物院鎮館之寶“蓮鶴方壺”被注冊為酒類商標、“明孝陵”等商標被杭州一家制造公司注冊并拍賣、浙江的“十里紅妝”商標也發生了 7年的紛爭……這些文物商標被搶注,也引發了不少爭議。隨著文物衍生經濟越來越被社會關注,文物商標注冊機制上的不足也進一步凸顯。
根據《商標法》規定,商標持有人依法對其注冊商標所享有的專有權利,受法律保護。除了專有使用權外,還享有禁止權——即可以禁止其他單位和個人,未經許可擅自在與其核準商品或服務項目相同或類似的商品或服務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的權利。相關專家指出,由于我國商標專用權實行的是注冊制,而不是將實際使用作為取得注冊商標專用權的途徑,商標注冊的過程適用于在先原則,先注先得。而對于文物商標注冊,《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也沒有相關規定,這也讓一些人有機可乘。
河南大學法律系徐文艷指出,商標具有識別功能,體現著企業形象,是企業的精神名片。人們認識一個企業,往往是從其商標開始的,因此,設計選擇一個好的商標至關重要。但就文物商標而言,又具有特殊性。文物古跡一旦成為某些人牟利的工具,將可能對其藝術魅力和歷史價值產生不利影響?!袄缥靼脖R俑被注冊為馬桶商標,這樣令人發笑的商標注冊看似沒什么大不了,然而一旦搶注的商標為公眾所接受,將嚴重影響歷史文物古跡的文化傳播和教育功能,產生不良的社會影響。因此,博物館館藏文物商標搶注問題亟待解決。”
徐文艷說,希望建立文物商標管理與服務組織,由該組織對全國范圍內的博物館文物商標信息進行統一登記注冊,分類保存,并負責對博物館文物商標及時進行注冊申請,與搶注者打“時間戰”,在源頭上杜絕文物商標被搶注現象。同時,對已經搶注的文物商標,依法進行維權。其次,普通申請人可以向該組織咨詢相關信息,若申請注冊的文物商標已被博物館使用或者具備馳名商標的條件,則由該組織及時將信息反饋給商標局,并申請不予批準注冊。最后,該組織的工作相當于商標注冊前的一個分流審查程序,在該組織與工商管理部門建立相關交流平臺的基礎上,工商主管部門可以減少相關審查事項,提高工作效率。
在這個方面,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做法具有借鑒意義。故宮博物院擁有的7個注冊商標中,其中“故宮”和“紫禁城”的申請是在1996年由當時故宮博物院下屬的北京故宮文化服務中心做出的。故宮文化服務中心的職責包括充分保護故宮知識產權和合法利益,積極開拓多渠道多層次的對外合作,促進博物院文化產業不斷發展。而學者提出建立的組織也是以保護博物館館藏文物商標為目的。與北京故宮文化服務中心相比,這樣的組織特殊性在于,一方面其屬于非營利性質的公益組織;另一方面其不隸屬于博物館而具有獨立性。
業內人士也呼吁,文物文創產業要發展,文物商標規范利用也被提上了日程。建議有關部門著手商標法、著作權法相關法規的修改工作。當然,文博行業也應加強文物知識產權意識和法律意識,更好地開發利用文物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