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互聯網+”的提出,雙創的熱潮涌來,創業的人數與日俱增、行業都是多種多樣。而初創企業在面臨來自大品牌企業、老牌企業等激烈企業競爭中,想要占據一席之地,知識產權保護至關重要。那么,初創企業應該如何保護知識產權呢?
一、中小企業需要及時申請外部知識產權保護
21世紀是互聯網技術時代,信息不斷傳播、多元化,企業想要生存、發展就離不開有效的保護、使用知識產權。同時知識產權是企業的一種無形資產,也是對于企業的資產的不斷累加。
一般而言,知識產權主要有商業秘密、著作權、商標、專利四種基本類型。對不同的初創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的重點是不同的。為了企業的長遠發展,要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創業者必須明確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選擇與核心競爭優勢有關的知識產權進行保護。從知識產權保護的類型上看,生產型初創企業,專利和商標比較重要。創意類企業和傳統軟件企業,著作權則變得更加重要。專利是企業關于產品或是方法的發明創造,商標則是企業的一種廣告宣傳作用不可忽視,著作權則是一種內容型資料保護,軟件也是著作權的保護范圍。
成功完成知識產權的相關行政審批工作之后,知識產權收到法律保護。
二、初創企業如何修煉知識產權內功?
知識產權的保護不僅是在外部的法律規范,侵權的維權,也是應該從源頭開始,注重企業日常工作中的產生、所有權歸屬、保密協議等問題。即很多獨創性的成果產生于企業日常工作中,企業建立相關知識產權保護制度、規范,明確企業與員工的雙方權責義務。
(一)簽訂知識產權保護協議
1、職務成果歸屬協議。
初創企業的分險在于權責不明確帶來的人員流失。職務成果歸屬協議,就是明確企業與員工的知識產權的歸屬問題,這樣企業的維權有一定保證。
2、保密協議。
不是所有的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都要通過如商標注冊的公開度較高的方式。有些知識產權選擇作為商業秘密在企業內部共享,需要企業內部合理的信息管理,有一定的保密保護要求。對于初創企業而言,其經營累積的數據和商業模式可以通過保密協議,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保護。
3、競業限制協議。
《勞動合同法》在法律層面規定了競業限制制度,即企業有權在支付競業限制補償金的前提下,要求離職員工在一定期限內不得從事與本企業競爭相關的工作。
三、初創企業常見知識產權風險的規避
初創企業一般經驗不足,可以采用如下辦法規避風險,做好知識產權保護。1、知識產權信息管理
知識產權包括知識產權的運用、使用、管理、創造。企業存在被侵權以及侵權他人的分險。創業者一般對自己的產品比較了解,進行知識產權可實施性檢索,了解知識產權的信息。同時學習先進的技術,提高生產效率。
2、企業日常辦公軟件的正版化
目前的操作系統軟件、辦公軟件、設計軟件很多是付費軟件,企業應當對自己使用的軟件進行正版化,同時要對企業內部電腦上安裝的軟件進行管理,防止企業信息的丟失的分險。
3、宣傳內容的審核
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速度非常快,企業的宣傳內容的更是存在侵權風險。
初創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指的是對企業智力成果的保護,是對企業識別度的保護,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保護。初創企業的保護是自內到外的全局保護。需要從知識產權創造、使用、保護、管理各個階段的一致性保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