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原副省長、國家開發銀行原副行長劉克崮在8月20日的2016東北振興論壇上建議,在提高職工基礎養老保險統籌水平、降低企業繳費率、擴大參保面的基礎上,應擴大企業年金制度,在職工購買首套住房后,可將住房公積金與企業年金合并,形成職工個人養老公積金賬戶。
東北陷入養老金困局
根據統計,東北地區企業養老保險撫養比(參保職工人數與領取養老保險待遇人數之比)為1.55,遠低于全國2.88的平均水平。其中遼寧省1.79,吉林省1.53,黑龍江省為全國最低,僅為1.33,并且三省企業養老保險撫養比都呈逐年下降趨勢。
由于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推進遲緩,東北地區自身積累的養老保險基金規模較小。2015年,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企業養老保險基金可支付月數分別為8.9、7.5和1.0個月,黑龍江省為全國最低。三省平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7.7個月。
從收支情況看,東北地區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都已經收不抵支。2015年,遼寧省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收入1499億元,支出為1604億元;吉林省收入569億元,支出610億元;黑龍江省收入925億元,支出1108億元。
為彌補養老金缺口,東北三省企業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繳費比例一度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6個百分點。2016年,全國養老保險費率普降后,東北三省的企業繳費率為20%,仍比全國平均水平19%高出一個百分點。
同時,由于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比重大,離退休人員多,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養老金開支逐年增加,養老基金統籌部分入不敷出。各地不得已采取了挪用個人賬戶基金的方式來支付當期退休人員養老金,已形成日趨嚴重的個人賬戶基金“空賬運行”的問題。
建立養老公積金制度
劉克崮認為,現行養老保險制度已無法解決東北地區養老金缺口問題,應改革現行基礎養老保險制度,加快建立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體系。其中將住房公積金和企業年金合并,形成養老公積金就是一個有效的方案。
企業年金制度作為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的重要支柱之一,目前在全國并沒有得到廣泛推行。根據統計,截止到2015年底,全國企業年金總額超過9500億元,但建立企業年金制度的,往往是效益較好的國企或外資企業。
劉克崮建議,下一步應推進擴大企業年金制度,將養老保險統籌基金中8%的個人賬戶一分為二,4%進入互濟性基礎養老金統籌,4%并入企業年金并做成實賬。在職工購買首套住房后,可將住房公積金轉為企業年金,計入職工個人賬戶,形成養老公積金。
據媒體報道,目前人社部等相關部門正通過第三方對社會保險基金使用情況進行調研測算,目前方案已成形,而主要解決思路是將住房公積金與職業年金、長期護理險等補充養老保險。這一方案引起各方爭議較大。
劉克崮認為,僅有養老公積金還不夠,前提是實行完善穩定的以企業、個人為基礎,政府適當支持的互濟性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制度。
針對目前企業繳費率高、繳費基數低等問題,劉克崮建議應降低企業繳費率,夯實費基,擴大參保面。根據劉克崮的測算,不考慮養老金歷史欠賬因素,將上年度城鎮職工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基礎,企業基礎養老保險繳費率可以定為12%,再將個人賬戶的4%并入統籌,全國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費率定為16%,就可以實現現行基礎養老金現收現付制度的正常運轉。
東北地區由于老國企較多,國企職工養老金歷史欠賬問題比較嚴重。對此,劉克崮建議,應以劃撥部分國企紅利為主,多方式解決該問題。同時,建立社會養老公積金投資增值經辦機構,管理由企業年金和住房公積金累計結余構成的社會養老公積金,采用招標等方式,選擇3~5家專業養老金投資運營機構,以提高基金運行效率和投資收益率。
定期繳納社保,為人生儲值,快法務為您一站式解決社保難題。相關業務鏈接:社保開戶、個人新參保、社保賬戶注銷,更多社保需求,請登錄快法務官網
*本站所有相關知識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之用,部分來源于互聯網,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如無意侵犯您的權利,請與小編聯系,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核實,如情況屬實會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如您有優秀作品,也歡迎聯系小編在我們網站投稿!聯系方式:(QQ號)630624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