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創業公司很少會有條件設立自己的法務部門,但是用戶協議、投資部分、合同這部分工作又該如何搞定呢?到底要不要找律師,又該如何找到高效、靠譜的律師呢?本文就給大家講一講招募律師的問題。
1.要不要請律師要看公司自身的需求。
如果公司剛剛開始創業,基本商業模式,最初的產品都沒有雛形,那么我認為產品和商業模式更加重要??赡苓@個時候請律師并不是那么迫切的。
如果已經涉及到與投資人的談判了,那么可以認為基本的商業模式已經確定,無論有沒有達到盈虧平衡,都已經需要專業律師幫忙把握法律上的問題了。
2.請律師還是請律師事務所,其實是一回事。
《律師法》規定律師都必須在律師事務所執業,不在律師事務所是無法獲得律師執照的。
題主可能詢問的是要不要聘請一個內部律師,這主要考慮兩個因素:一是成本的問題,二是專業度的問題。所謂成本是內部律師如果處理的事務不夠多,那么專門請內部律師不見得劃算。所謂專業度是指,如果內部律師缺乏實務經驗,那么對于復雜問題的把握有可能不夠專業。
3.市場價格、質量和省錢的問題。
市場價格比較難講,一方面看律師事務所的定位,一方面看公司自身的議價能力。給大家的建議是,隨便談同行的價格不太合適,可以多問問幾家當地知名的律師事務所作為參考。
服務的質量其實是很難講的,沒有行業經驗其實很難對律師的服務質量有恰當的評判。一樣是審查一個合同,是單純審查法律問題,還是進一步考慮商業風險,甚至進一步考慮技術發展和產品的未來。不同的考慮點,工作量和對律師的能力要求完全不同。公司對于律師的期望值不同,價格不同,那么服務的質量也會差別很大。所以回到原點,請先看看公司自身的需求是什么?是要一個法律上的專家,還是需要一個精通法律的商業伙伴?省錢?恕我直言,在以人腦作為生產工具的領域,服務和省錢兼顧就是偽命題。專業服務領域就是經濟學家所稱信息嚴重不對稱的領域,遇到一個有職業道德和責任心的律師,就能買到物有所值的服務。
4.怎樣減少律師的工作小時?
省錢而高效其實挺難,因為這不符合經濟學的原理:)但還是有一些方法的,當你選擇了一個計時的律師的時候,可以盡量多打電話溝通, 因為電話這種溝通手段最直接,效率是最高的,比電子郵件、即時通訊軟件都省時間。同時,電話還可以避免一些無效的溝通,比如律師郵件的答復往往為了全面 (全面是為了規避律師自己的風險,比如給客戶風險提示不足),而有很多對于客戶而言是無效的內容。如果通過電話溝通你就可以拿到答案的,就沒有必要再發郵件。
5.怎樣找到一名靠譜的律師?
首先是口碑,口口相傳的介紹一般都還可以,熟人找來的律師一般也不太敢不負責任。其次是背景,一些有大背景的網絡服務平臺比較靠譜,創業者可以從網站上律師的介紹看律師的背景情況,創業公司應該找的是熟悉行業有相應背景的律師。大律師名律師并不都是高不可攀的,可以電話聊,律師對找律師的客戶一般都比較耐心。如果真想找收費低又靠譜的,可以試試看有過正規大公司工作經驗的剛執業的律師,一般他們的水平都還可以,早期收費也不會太高。
6.其他需要注意的問題。
律師的分類:簡單劃分為訴訟律師和非訴訟律師。訴訟律師經常會參加庭審,非訴訟律師主要參與并購、上市等業務,一般不辦理訴訟案件。這個劃分并不絕對,但是二者的思維方式有很大不同。我建議題主兩種律師都可以接觸一下,術業有專攻,可能兩種律師在不同的領域都會有幫助。
無論聘請什么樣的律師,都應該找一個能夠有效溝通的律師。因為不同領域的人,思維方式會有很大不同。如果能夠找到對行業或相關技術領域有一定理解和認識的律師,可能溝通的效率會更高。
最后,從自身經歷來說,凡是創業,總會遇到無數艱難險阻,對創業者而言,就是無數的挑戰,而創業團隊找律師最有價值的部分還是:你簽了顧問合同后,就隨時有一個經驗豐富的人在你身后出主意,幫你解決問題。
整理自知乎,版權聲明:轉載此文請標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請附上出處(轉載自快法務)及本頁鏈接。未按照規范轉載者,快法務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