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夏盟啟這樣,以自家住宅為“公司所在地”完成注冊登記的企業在我市已有695家,這得益于南京市今年1月19日起實施的《關于放寬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的實施意見》。意見規定,從事計算機系統服務、數據處理服務;軟件和信息服務、網絡技術服務;文化創意服務、咨詢策劃服務;動漫游戲開發;電子商務、無實體店鋪的網絡交易服務;翻譯服務;工業設計;股權投資等8類經營項目的市場主體,可以直接將非獨立住宅(普通住宅)作為其住所(經營場所)申請登記。
“以往創辦公司有兩大門檻,一是租賃商業辦公場所,拿到租賃合同;二是足額繳付注冊資本,拿到銀行驗資報告。沒有租賃合同和驗資報告,不可能拿到工商部門下發的營業執照。”市工商局企業注冊分局副局長蘇榕告訴記者,早在2014年,南京就已實施“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取消了“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不低于3萬元”的規定,降低了小微企業創立門檻。此次實施“放寬市場主體住所登記條件”,可以說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門檻徹底搬走了。這對那些創業初期資金缺乏的小微企業來說,推動作用巨大。
“作為一家小微企業,創業最大的攔路虎是資金,能把公司開在家里,每年就省了好幾萬,把創業成本的大問題解決了。”夏盟啟給記者算了筆賬,以往開這類公司,6萬元的商用辦公室租金是硬成本,再加上4萬元的硬件購置費和5萬元左右的公司流動資金,沒有十幾萬元,公司的牌子是沒法掛起來的,“現在省下了創業成本中占比最大的租金,更多的現金流可以用于企業運作,這對我們創業者來說確實是件好事兒。”
據了解,“放寬市場主體住所登記條件”新政實施不到4個月,南京市已誕生695家“開在家里”的公司,其中,有限公司674家、合伙企業19家、獨資公司2家,80%的經營項目涉及計算機和軟件信息服務,與我市重點發展的產業方向一致。
這些項目的經營場所不能放在家里
南京《關于放寬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的實施意見》,在明確8類經營項目的市場主體可以直接將非獨立住宅(普通住宅)作為其住所(經營場所)申請登記的同時,也明確13類項目不得將住宅作為經營場所申請登記。
這些項目包括:飯店、茶館、小吃店、咖啡廳等餐飲業;洗染、收舊等服務業;倉儲、物流業;影劇院、錄像廳、舞廳、卡拉OK廳、KTV、夜總會、酒吧、茶座等娛樂業;網吧、電玩等游樂業;保齡球館、旱冰場、桑拿浴室、美容院;賓館、商場、市場;嬰幼兒保育機構、兒童游樂廳;營利性養老院、醫院、療養院;汽車、摩托車修理與維護;工業生產加工業;存儲、銷售各種危險化學品、易燃易爆品;其他法律法規規定不能利用住宅從事的經營項目。
隨著南京對于公司注冊地址要求的開放,其他城市對于公司注冊的要求也有越來越寬松的趨勢。在這個大局勢之下,創業是個非常好的選擇,快法務是國內首家一站式創業法律服務的網站,為創業及小微企業提供從公司注冊、財稅代理記賬、商標專利、社保公積金、勞動人事、律師服務等一站式的新型在線法律服務。為您的創業之路掃平障礙,一路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