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會決定你的公司值不值錢?
你的公司在資本市場真正值多少錢?
早期融資是創業者與投資人的一場博弈。企業估值對創業者很重要,它決定了創業者在換取投資時需要交給投資者的股權。正確估值后,創業者要學會通過融資協議最大化保護自己。
在快法務創業公開課第 12 期《創業企業如何正確估值及融資》沙龍上,以太資本投資總監李嗣分享了自己站在投資人角度對創業者早期融資的建議。
不要太在意自己的早期估值
融多少錢,稀釋多少股份,是早期公司融資的最簡單模式。創業在在進入二級市場前,其實都不用太在意自己的早期估值,更重要的是最快速拿到合適的錢。國內,能在天使融資時拿到 1 到 2 千萬人民幣的案例幾乎鳳毛麟角,更多創業公司拿到小幾百萬到上千萬人民幣之間。常規的 A 輪在 500 萬美金上下。
此時,創始人股份出讓比例一般在 10%~20%。投資人一般希望創始人出讓股份超過 10% 以上,一般來說 15% 的股權比例是比較普遍的。出讓到 25% 以上,則會影響到未來融資。
天使、A 輪和小 B 輪之前,公司才有一兩年的歷史,特別科學的數字指標和財務手段還不健全,一般到后期較為成熟的融資階段時,投資人才會非常看重公司的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利潤表。
團隊、方向和業績,投資人三大癖好
1 團隊:團隊的重要性占到半數以上,甚至超過創業方向。CEO 占的份量很大。
2 方向:創業方向和創業者之前的工作經驗吻合度。
團隊和方向占了早期融資的最大權重。
3 業績:A 輪后,創業公司逐漸有了自己的業績和數據,比如單量、銷量。開始,這些數據可能很少,一天幾百單,但創業者必須要有一點數據,以驗證你的商業模式是否成立。
投資人會用幾個維度考量你的數據,比如跟你自己比的增長,半年時間內是否出現高速增長。跟同行競爭對手比,業績情況如何。
去年資本市場比較瘋狂,在 A 輪或者 pre A 輪時,很多創業者幾乎沒什么產品就能拿到錢,但今年的市場環境沒有去年好,投資人變得謹慎,業績變得非常重要。
踩對最佳融資時間點
不同的時間融資會影響到資本估值。創業者主要考慮 3 個時間維度。
1 行業周期是否處于高速發展期,競爭格局是否還有很大空間?
目前團購、電商創業的市場機會已經不多,創業者很難高速成長。而企業服務,B2B 都是被投資人高度關注的領域。行業周期錯過就不會再回來。
2 企業周期,是否在企業自身高速發展的時候融資?
比如體育項目適合在暑假期間融資,這段時間國際體育賽事比較多,用戶表現好。
夏天是 O2O 冷鏈的好時節,創業者的數據會比冬季好,而到了冬季則可以擴充品類,拓展業務。
3 資本周期。
資本周期是一個客觀的因素。比如去年資本周期非常瘋狂。團隊、方向和發展不相上下的創業公司,去年拿到的錢會比今年多。反觀,拿到錢的數量不同,有時并不代表 2 家創業公司真的相差很多。所以,踩對融資時間點非常重要。
報價像「講價」,把握好投資人心理
市場好的時候報高價,如果市場不好,報高價就會加大融資的難度。報價的時候,最好跟投資人報個區間,讓雙方都能夠有回旋余地。
其實,投資人對整個行業都有大概的了解,如果投資人已經見過幾家公司,心里已經有選擇。報價過高,投資人可能在心里就不想見這個創業者了。
最終決定價格的是市場,而不是你報多少錢,就能拿到多少錢。有人在天使投資只想拿到 1000 萬,但很多投資人感興趣,最后幾家投資人組合起來形成一個新價格,創業者拿到 2000 萬。
如果創業者聊了幾個投資人,你想要 1000 萬,投資人都想給幾百萬,這時創業者應該合理調低自己的價格。
有的創業者留了心眼,在之前投資人給的價格上多加了幾百萬或者幾千萬,往往會把新的投資人嚇跑或者「托黃」。
天使融資至少 1 個月預留時間,A 輪至少 2 個月。要提醒大家的是,資本圈很小,如果短期內沒融到錢,想再過一段時間接著融,會有一定風險。新的投資人會質疑創業者之前為什么融不到錢,對這段空余時間的發展數據要求會更高。
一氣呵成,避免融資失敗帶來的投資負面影響,避免資本圈對企業的不好印象。更不要影響到團隊士氣和企業發展節奏,以致核心員工的離開。
融資過程中團隊絕對不能掉鏈子,出現分歧、離職或者散伙的情況,股權不清、成員理念不同是釜底抽薪的事情。「干什么」、「怎么做」,故事和客單價、復購率這些核心數據,創業者要認真打磨,牢記于心。
如果是個人投資人,要積極推動,爭取到錢。如果很多人都想投你,爭取同時出價。
選對適合自己的投資人
見基金,有時不一定要見合伙人。基層基金經理多是某位合伙人身旁的重要執行人員,往往掌握著更大的話語權。
此外的一個細節,投資人認可你,不會和你不斷砍價。投資人愿意給你更多的信心和支持,幫你快速建立起競爭壁壘。價格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資人對項目的認可程度。
如果在最后簽字打款時,投資人突然提出一些苛刻的要求,比如 O2O 企業的收入和利潤。這樣的錢要斟酌了,一旦與創業項目南轅北轍,后期可能會帶來麻煩。
后期融資大部分是參考上一輪融資的條款。如果和最初的投資人沒有談好權利和義務,后面就會越來越不好。后面的投資人的心態是:「為什么前面投資人的權利,為什么我們不享有?」
勇敢地和投資人談清楚繞不過去的問題,比如股權代持、股權和架構的細節等,在你已經同步拒絕了其他投資人時,眼前的投資人如果因為這些細節,最后無法給你錢,你會面臨很多風險。
最后,要學會「催」投資人快速把錢落實,合適的方式溝通并不會讓對方反感,但如果發生不好的事,反而會付出比較大的代價。
(本文系極客公園記者張宇婷撰寫,根據第十九期快法務公開課以太投資總監李嗣演講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