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法律服務更到位,讓維穩防線更牢固,讓矛盾化解更高效,讓法治宣傳更出彩……近年來,睢縣司法局搶抓機遇、突出重點,優化舉措、創新突破,不斷強化法律保障、人民調解、社區矯正、法律服務、法律援助、法治宣傳、安置幫教等工作,為黨委、政府當好助手,為轄區群眾分憂解難,讓法律走進尋常百姓家,為中原水城睢縣創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借力”,讓法律服務更到位
隨著法治化進程的加快,睢縣司法局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定位、高質量推進,緊隨經濟社會發展步伐,立足職能、因勢而動,以優質法律服務助推全縣社會和諧穩定、經濟健康發展。
他們選派資深律師為黨委、政府和群眾提供法律服務,讓律師在參與信訪接待中搭起了一座傳遞法理、情理的橋梁。近幾年來,該縣律師在參與縣委、縣政府信訪接待工作中,凡是遇到涉法信訪案件,都能及時準確地為案件提供法律方面的咨詢和幫助。在河集鄉郭某上訪一案中,律師趙祖強與郭某多次見面,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明之以法,最終使郭某服從判決,避免了事態的進一步惡化。律師參與信訪接待工作,有效化解了社會矛盾,緩解了全縣信訪壓力。去年以來,該局組織律師參與200多個信訪接待日,接待涉法信訪案件80多起,接待來訪群眾500多人(次),經律師釋法說理、勸解返回的有60多人(次),被引導走上法律途徑的有30多人(次)。
睢縣司法局不僅在信訪接待上向律師“借力”,而且在法律援助上向律師“借力”。去年以來,他們緊貼群眾需求,突出法律服務幫民解難、指點迷津的獨特作用,組織律師為600余名農民工依法討回了血汗錢。該局了解到農民工王某、楊某等15人因沒有及時拿到某鞋業制造廠拖欠的工程款,聲稱要集體上訪的消息后,立即指派律師張燕軍免費提供法律服務,引導農民工走法律程序依法維權。在律師的幫助下,農民工依法討回了650余萬元的血汗錢。
據該局局長靳俊亮介紹,他們還“借力”律師,將法律服務前移到企業,組建了產業集聚區法律咨詢服務部,由干警和律師輪流值班,主動為企業擔任法律顧問,幫助企業起草、審查經濟合同,評估法律風險,幫助員工解決他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維護了企業和員工的合法權益,形成了律師服務與企業運行的良性互動。去年以來,全縣律師為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等擔任法律顧問120余家,草擬經濟合同200余份,參與經濟合同審查110余次,為企業避免和挽回經濟損失近億元。
他們還想企業之所想,采取主動宣傳、主動介入、優先受理、及時出證的方式,積極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公證服務。去年以來,為企業辦理公證法律服務25件,審查合同50余份。
“回家”,讓維穩防線更牢固
7月8日,記者在睢縣社區矯正中心采訪時,一名因尋釁滋事犯罪被判處緩刑在社區服刑的男青年,帶著請假申請表及村委會開具的證明,到該中心辦理因家中有事需外出的請假審批手續。該中心負責人告訴了他請假的有關程序,讓他在家等候所在地司法所長的通知。聽了中心負責人耐心細致的講解,男青年滿意地走出了社區矯正中心。
社區矯正,被稱為是被人民法院判處緩刑或管制以及裁定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犯罪人員順利回歸社會的“回家”路。
該局在不斷完善社區矯正中心硬件設施的基礎上,加快推進社區矯正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建設,嚴格開展社區矯正調查評估工作,切實加強社區服刑人員的交接,堅持“見人見檔”,做到“人檔齊全”。檔案內容嚴格按“社區服刑人員資料目錄”逐一建檔,突出個性化矯正方案設計,對社區服刑人員有針對性地制定矯正措施,并根據改造情況適時調整,做到區別對待、因人施矯,提高教育矯正的針對性和矯正質量。
針對不同的社區矯正對象,他們分別實行“嚴管、普管、寬管”分級管理,重點加強對嚴管級社區服刑人員的管理,做到情況明、思路清。自2012年3月該縣全面實施社區矯正工作以來,已累計接收社區服刑人員1526人,其中解除矯正1023人,目前在矯503人。5年來,該局對違反社區矯正監管規定的社區服刑人員依法撤銷緩刑3人,治安處罰2人,暫予監外執行收監3人,警告62人(次),重新違法犯罪率遠遠低于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不僅溫暖了社區矯正對象的心,更讓他們很快找到了“回家的路”,涌現出一批無私奉獻、脫貧致富的好典型,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扎根”,讓矛盾化解更高效
要筑牢維護穩定的根基,必須建設一支能深深“扎根”于群眾中的鄉鎮人民調解員隊伍。